年代的文學流派

 

文學研究會(人生寫實派批評家)1920周作人鄭振鐸、沈雁冰、王統照、許地山等。

A 以探究「人生是什麼」為中心:提倡「愛與美」的哲學(冰心、葉紹鈞、王統照、許地山)、「血與淚」的文學(鄭振鐸、沈雁冰,揭發黑暗面),攻擊封建主義舊文學的「瞞與騙」。

B 以人生的本來面目為參照,強調文學的「再現」功能。精細的觀察,客觀的描寫。中國國情近於俄國,因此也應是「社會的」、「人生的」文學。推崇托爾斯泰(文學是要求解放、征服暴力、創造愛的世界的工具)

C 把文學當作高興時的遊戲或失意時的消遣的時代過去,文學應有益於社會和人生。「問題小說」。

D 王統照:美、真、善、知正是宇宙間所有寶物。許地山創作三寶:智慧寶、人生寶、美麗寶。

 

茅盾(沈雁冰)(1896-1981),編輯《小說月報》,1920〈現在文學的責任是什麼?〉:文學是人生的反映,不滿足於問題的提出,強調還有指向未來的思想提示。文學批評不可能不「站在一個階級的立足點上為本階級利益而立論」。

 

鄭振鐸(1889-1958)〈血與淚的文學〉:作家必須和時代的呼號相應答,絕不是象牙塔裡的精神貴族,要較一般人更關懷國家社會家庭的痛苦和災難。「擴大或者深邃人們的同情與慰藉,提高人們的精神」是新文學的使命。

 

二、創造社(為藝術而藝術)1921年留日學生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張資平等,本著內心要求,而為藝術而藝術。

A 華茲華斯1800「詩是強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突出作家的自我表現,不是「再現」而是「表現」,詩人是創造者。

B 批評家的任務是發現天才、讚美天才。

 

郭沫若(1892-1978):詩=(直覺+情調+想像)+(適當的文字),「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現」,文學是反抗精神的象徵,是生命窮促時叫出來的一種精神。1925〈文藝家的覺悟〉開始走入無產階級文學,1930〈普羅文學的大眾化〉:文藝必須根據於人民的生活,「始於人民,終於人民」。從早年的個人英雄主義變成後來的人民英雄主義。

 

郁達夫(1896-1945)

a對他來說自然是精神上的「真」,「返回自然」他譯為「返回天真」。

b「小說在藝術上的價值可以以『真』和『美』的兩條件來決定。……至於社會價值及倫理價值,作者在創作的時候盡可以不管。」

c「藝術衝動」是一種生命力的變形,人類進化的原動力,藝術家是開路先鋒,偶像破壞者,靈魂冒險者,藝術天才敢於藐視環境,描寫隱藏在人們心靈深處的「普遍的永恆的傾向」,平庸的藝術家只能在環境的限制下描寫社會生活的表面和片斷。

d「文學家的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敘傳」。

e孤獨感便是藝術的酵素。性欲與死亡。

f「率直、寬容、同情、學識為批評家之四德」,現代散文三大特徵:人的發現、範圍的擴大、人性、社會性與大自然的調和。

 

三、新人文主義:梁實秋、聞一多、朱湘、陳源等。

A 偉大的文學的力量,不藏在情感裡,而藏在制裁情感的理性裡面。

B 提倡格律新詩,推行「帶著鐐銬跳舞」,把中國新詩由無序推上有序。

C 發起宏揚國劇運動,主張東方藝術,重形意,保持藝術那種寫意的、超人生的,純藝術的基本特性。

D 「理性傳統」是新人文主義的靈魂,但不是純粹復古主義。

E 反對浪漫主義的過分宣揚自我和缺乏節制,也反對自然主義及其低估人、否定人的自由意志和責任感的觀點,對馬列主義持輕侮態度,試圖把人性的道德觀念和美學感受結合起來。

 

聞一多(1899-1946):詩歌三美:音樂美(抑揚頓挫)、繪畫美(辭藻要求,土白不為詩)、建築美(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流弊是豆腐干詩。

 

梁實秋(1903-1987)青年時期是形式主義者崇拜浪漫最終歸回古典主義

a〈文學批評辨〉:文學批評是一種「無所為而為」的努力,借以學習並傳播世上最優美之智慧思想者也。批評本身是一種判斷,「純正的人性」是最後標準。

b〈文學的紀律〉:文學的力量不在於開擴,而在於集中,不在於放縱,而在於節制。文學的效用不在激發讀者的狂熱,而在引起讀者的情緒之後,予以和平的寧靜的沉思的一種舒適的感覺。

c承認文學創造中情感和想像的合理性,同時又將理性奉為「最高的節制機關」,堅持情感和想像一概向理性低頭,這就是梁實秋創作思想的基幹。

d文學批評就是對於作品的價值加以衡量,批評的對象是價值,不是事實。判斷的內涵:()確定作家的藝術手段是否成功(作家的意向是否達到)()考察作家的意向是否純正健康。

 

四、太陽社:蔣光慈(1901-1931):一個作家一定脫離不了社會的關係,在這一種社會關係之中他一定有他的經濟的、階級的、政治的地位――在無形之中,他受一種地位的關係之支配,而養成了一種階級的心理……在社會關係上,他有意識的或無意識的,總是某一社會集團的代表。革命文學當是反個人主義的文學,它的主人翁應當是群眾,而不是個人,他的傾向應當是集體主義而不是個人主義,所謂個人只是群眾的一份子。

 

錢杏邨(1900-1977)阿英,1930參加左翼(前衛:能夠真實地在其全體性及其發展中觀察這個世界),文學不僅要表現生活,還創造生活的意義,更兼具宣傳的作用。錢杏邨指出20年代的小品文創作大體形成三個流派:()魯迅「社會鬥士派」()周作人田園詩派()林語堂幽默文學派。

 

五、左聯:19303/2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綱領:

()從人類歷史發展的趨向看,無產階級應負起其歷史的使命,進行反對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的階級鬥爭,以求人類徹底解放。

()從文藝與革命事業的關係看,文藝應和歷史的進行取同樣的步伐,充當解放鬥爭的武器。

()負起解放鬥爭使命。

()革命文藝應表現無產階級的生活和鬥爭

()建設無產階級文藝理論

()參加世界無產階級解放運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ybe32 的頭像
    maybe32

    世新中文 ‧ 文學概論教室

    maybe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