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學

 

作品的存在方式:傳統作品是書籍表徵出來的實體,是自足系統,自我相關的

                                新解釋文本是體驗和理解的對象,文本在讀者的理解中復活

                                解構文本是語言的領域,文本之外別無它物,自我指涉體系

 

作者作品的關係:傳統父子

                                新解釋作者是作品之父,讀者是作品再生之父

                                解構文本與作者無涉,是無關的網狀關係

 

寫作與閱讀:傳統寫作與閱讀相互分離,作品是嘔心結果,閱讀同樣嚴肅

新解釋寫作與閱讀相聯結,閱讀即創造,文本是作者與讀者達到心靈對話而消除誤解的中介橋樑

解構寫作即閱讀,閱讀即寫作,文本就是一切

 

作品是否表達真理?傳統作品總是表達某種東西(觀念、真理、情感)

新解釋文本說話呈現意義,使讀者達到視線界融合,並超出原有視界

解構文本以能指為中心,只重視言說行為本身,至於表達什麼是無所謂的

 

作品存在價值:傳統作品是作者的外殼,儲存思想的容器

                          新解釋文本即言說,旨在揭示某種現實存在,語言是存在的家

解構文本無意將詞與事物一一對等起來,語言無法掌握現實,語言是存在的牢籠

                                        

1現象學Phenomenology:現代文藝研究不再停留在社會問題層面、作家創造心理層面、作品結構分析層面,而進入文藝主體的「意向性分析」,解讀作品的「意義闡釋」、人對世界的體驗理解和本體存在的「呈現方式」的研究。

世界是我所假定或「意圖」的,它必須在與我的關係中,作為我意識的關聯物,才可理解。

方法特徵:「本質直觀」,即關注事物現象和價值是「怎樣顯現」的,是通過什麼「自我顯現」的。注意文藝的特殊現象,及現象在意識中的構成。「回到事情本身」、「意向性」。

 

2胡塞爾Edmund Husserl(1859─1938)

1)尋求明晰性:提出「現象學還原」方法,即反省主觀意識的方法,從呈現在每個經驗自我的意識現象中揭示出本質。

「本質直觀」:尋求絕對真理,首先必須排除懷疑,將一切可疑的成分都(暫時)排除出去,然後清理剩餘物。擺脫、丟掉一切非本質的東西之後,剩下的就是必然之物,即「絕對意識」absolute consciousness或「絕對真理」,不變的本質結構。

2)「回到事物本身」:回到一個人所意識到的東西,或呈現在一個人意識中的一切東西,這些都稱為「現象」。現象即本質,現象即被直觀到的,是感官中的現象,強調直覺、想像、回憶。

3)返回事物本身,首先就要「懸擱」或「懸置」bracketing(加括號):把一切已有的哲學主張圈在括號裡存而不論,從而追求絕對自明的開端。剩下的是純粹意識領域,這就是現象學本體論的研究對象。排除一切經驗之外的東西,將外在的事物還原為我們的意識,即被當成純粹意識對象的現象。

4)非政治、非歷史、非社會、非藝術、非宗教。無立場、無方向。哲學就是一種朝向絕對認識的意向。

 

3日內瓦學派:40s,50s,盛極一時。針對文本作全然「內在的」解讀,文本自身被化約成作者意識的純然呈現。沒有批判性,沒有價值裁判,消極接受文本,純粹在謄示文本精神真髓。Marcel Raymond, Albert Beguin, George Poulet, Jean-Pierre Richard, Jean Rousset, Jean Starobinski, J.H.Miller.

1)對作品的閱讀是一種心靈進入另一種心靈的選合,是讀者的體驗與作者的體驗的「再體驗」re-experience和再創造,強調浪漫的心靈親和因素。

2)批評家追尋作家深層的生命意識和內在文化意蘊(深層結構),將其作為生命體驗和審美意識的根源,並通過自己的批評語言深入作家創造的世界、人物、情節、結構,和反覆出現的主題與意象的模式中去;批評家與作者精神遇合。

3)閱讀不再是作家作品單一模式,而是作家、作品、讀者、批評成為綜合的整體結構。

4)強調文學作品是人的意識的集中表現形式,文學批評通過對這種意識的「現象還原」,達到一種「本質直觀」,在這種意識批評中獲得還原之後的「純粹意識」。

5)意識不是被反映的東西,而是與意識的對象緊密相關。文學作為一種「精神歷險」,傳達出作家隱藏於作品中的意識和無意識,而意識批評使它顯現出來。

6)批評成為關於文學、意識歷史的再度體驗和重新意識。作為一種「第二體驗」,對應「原生體驗」,即對於作品、作者的體驗進行再度體驗的契機。以批評家自己的意識找尋作家的深層意識。

 

4 閱讀現象學:George Poulet (1902─)

1)文學作品的讀者通過「懸擱」和「現象學還原」,從自己頭腦中清除掉個人預先印象(成見),使自己處於純粹中立地,通過作品呈現介入作者的內在意識的狀態中,體驗到作者的意識模式,然後在批評家自己的寫作中再度投射這種意識模式。

2)書和雕像或花瓶不同:書是純粹精神產品,書向人展開自身,書的意識超出自己的物性存在,使人存在於它們之中,書的特性是消除人與書間的隔閡,人在書中,書在人中。書的意識向我們開放,歡迎我們深究它的話語。

3)作者只活在作品中,而讀者只能通過作品與作者交流。Poulet:在閱讀中,「我在想別人的思想」。

4)文學缺少某種秩序,要求讀者重新賦予它,塞入某個讀者個人賦予它的「他者意義」。對作品的閱讀就是對自我的檢閱,就是「回憶」起初原始的自我。

 

5解釋學Hermeneutics, Dilthey, Heidegger, Gadamer, Evanston, Ricoeur, Hirsch

解釋學的核心是理解問題,它通過作者、文本和讀者的意義關係的研究,考察解釋過程中整體與部份的關係,弄清歷史傳統對理解的影響,區分聽與說,以及寫與讀這兩種對話模式,探討作者心態對原文意義的涉入,釋明理解原文意義以及讀者自我理解的關係。

解釋學是對文本的理解與說明,堅持在人類文明中能動的「自我」ego這個絕對的精神性主體的創造性,強調文本的作者和解釋者都用「自我」這個絕對的精神主體相關聯。

研究者必須通過批判的解讀來恢復文本產生的歷史情境和揭示作者的心理體驗,從而達到對文本的更正確理解。理解一位作者要像作者理解自己一樣好,甚至比他本人對自己的理解更好。

方法:

1)語法解釋:根據某種文化上共通的語言特性來分析作者的語言特性:(a)在篇章中字詞的用法,(b)當時其他作者的用法對照這個作者的用法。

2)心理學解釋:把語言當作作者表現個性的工具。

Dilthey(1833─1911),解釋學之父:解釋者與其說是在理解文本,不如說在體驗自身。

Gadamer:「語言中心主義」:能理解的存在就是語言。只有語言才能本真表達人與世界的內在關係,人永遠是以語言的方式擁有世界的,語言給予人一種對於世界特有態度或世界觀。不僅世界只有進入語言才是「世界」,而且語言也只有在世界中得以表現這一事實才有它真正的存在。

Heidegger:時間說:真正的時間,不是從現成的現在為核心的過去、現在、將來,而是在這靜止凝定的瞬間。這種實現了的時間,有一種「莊嚴的沉默」;停滯而延擱的節日時間,使我們在瞬間之中領悟它所積澱的巨大歷史生命力;「寂靜的鐘聲」。

Ricoeur:解釋通過對他人的理解,去追求深入理解自我的途徑。放棄自我,並在文本中尋找自我、重新發現一個新我,是「據為己有」(appropriation)的最根本的「一瞬」。只有超出自我,才能獲得自我。

Hirsch:作者原意:意義meaning(作者在一個特定符號序列中,通過他使用的符號表達的意思,不變);闡述之意:意味significance(隨時代歷史、批評家世界觀和主觀條件、甚至趣味的變化而變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ybe32 的頭像
    maybe32

    世新中文 ‧ 文學概論教室

    maybe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