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學

 

年代

「台灣新文化運動」指青年新知識份子在「文明落伍者」的覺悟下19203月組織「新民會」,同年7月創辦《台灣青年》雜誌,192110月蔣渭水在島內創立「台灣文化協會」起的一連串思想啟蒙和文化更新運動,內容包括:世界思潮引介、新知傳佈、民智啟發、社會改造、傳統批判、習俗改良、自由平等要求。

 

連溫卿:「台灣新文化運動」的開始是所謂西來庵事件發生之翌年,即19141223日,由日本人板坦退助伯爵組織「台灣同化會」首倡的。台灣同化會目的在「推進台灣人和日本人之同化,主張對台灣人應以對待日本人一樣對待之。」僅具政治上的意義,若就全面觸及文化問題則應以1920111日一批留日的民族主義新知識份子在東京成立「新民會」為始。發刊《台灣青年》。「新民會」會長林獻堂,副會長蔡惠如,本稱「高砂青年會」,新民會成立後改稱「台灣青年會」。說明台灣留學生的思想已由同化主義轉變為民族主義了。

起源於1920年的台灣新文化運動是非武力抗日運動的鮮明指標。台灣「新舊文學論戰」(1924-1926)是張我軍首先發難,論戰結果,張我軍1925 8/26《台灣民報》〈新文學運動的意義〉主張「建設白話文學」、「改造台灣語言」為總結。

 

《台灣青年》時期:

1920 7/16《台灣青年》創刊,(18期,4/1/1922改名《台灣》,至5/10/1924後停刊)利用暑假全台演講啟蒙,「家族制度與結婚制度」、「學問之意識」、「教育之一般化」、「科學態度與日常生活」、「現代思想的基調」。第二次文化講演團,7/18/1924開始,「自由人講自由話」、「達理想之路」、「個人與社會」、「神會之理面」、「台灣婦人解放」、「就家族制度而言」、「到家庭之路」。內容主要是(1)文化問題(2)殖民統治政策和(3)自治問題三方面。

1920陳炘〈文學與職務〉《台灣青年》站在改革台灣社會文化立場,「文學者,乃文化之先驅也。文學之道廢,民族無不與之俱衰。文學之道興,民族無不與之舉盛。故文學者,不可不以啟發文化、振興民族為其職務也。」文學不是文人雅士閑情逸致的玩賞,負有時代使命。呼應陳獨秀19172月〈文學革命論〉《新青年》,為何台灣文學運動者寧可捨棄日文而用中國大陸白話文學運動?因為日據時代中國文化的遺產使台灣人保持著自尊和驕傲。正式場合講日語,平常講母語,選擇以中國式的白話文為表現工具。

1921 9月甘文芳〈現實社會與文學〉反對「有閑文學」

1921 12月陳端明〈日用文鼓吹論〉

 

台灣文化協會《會報》時期:

1921 10/17 台北醫專學生醞釀,蔣渭水在台北靜修女學校創會。會員1032人,學生279人。「台灣文化協會」成立時說:「我生為台灣人,要感謝神」、「放眼世界,心懷故土」。「以助長台灣文化之發達為目的,以從事文化啟蒙」

連雅堂主持台灣通史講習會,蔡式榖通俗法律講習會,蔣渭水、石煐長通俗衛生講習會,林茂生西洋歷史講習會,陳逢源經濟講習會,每週六通俗學術講座、文化講演會。1921 11/28《會報》1號蔣渭水〈臨床講義──關於台灣這個患者〉遭禁售。

 

《台灣》時期:

1922 4月《台灣青年》改組為《台灣》

1922 8月林南陽〈近代文學的主潮〉、〈近代文學十講〉(以厨川白村1880-1923為本)

黃呈聰〈論普及白話文的新使命〉(問題是普及中國白話文還是台灣白話文?)「我們台灣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殖民地漢民意識極強,情感傾向中國。

黃朝琴介紹「漢民族的文化運動」:(1)台灣知識份子接受日本教育,日本近代國民一般素養毋需介紹(2)《台灣青年》創刊,代表台灣人的自我追尋,本質上有帶文化的、政治的反抗意義(3)殖民地台灣民族上以漢民族為主體(4)日本近代文學發展受西洋近代文學思潮影響,台灣與之接軌。

 

《台灣民報》:4/15/1923開創,(1) 《台灣民報》以白話文,即所謂「平易的漢文」為寫作工具,充分說明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成果已被台灣新知識份子接納。(2)島內外新知識份子借此刊物與新文化運動合流(3)1925年改為週刊時,發行量已達一萬以上(4)報導中國時勢文化,使台灣與祖國交流。

1924 11/21 張我軍〈糟糕的台灣文學界〉《台灣民報》,張我軍認為侷限於各民族自身的歷史文化的蛻變不夠,必須放眼世界謀求與世界潮流並駕齊驅。〈拆舊廟〉:台灣的文學乃中國的一支流,本流發生了什麼影響、變遷,則支流也自然而然的隨之而影響、變遷,這是必然的道理。

1925 8月張我軍〈新文學運動的意義〉《台灣民報》:我們欲把我們的土話改成合乎文字的合理的語言,我們欲依傍中國的國語來改造台灣的土語。換句話說,是把我們現在所用的話改成與中國語合致的,……倘能如此,我們的文化就得以不與中國文化分斷,白話文學的基礎又能確立,台灣的語言又能改造成合理的,這豈不是一舉三四得的嗎?

(張我軍的大中國思想當時在台灣無太大反響,因為會漢文的台灣人以漢文為對抗日語的民族自尊最後堡壘,自不會輕易放棄。)

張我軍1926 6月與新婚太太赴北京,教日文翻譯日文小說,對台灣文學界已無動力,1942 111943 8月以華北作家身分出席東京的「大東亞文學者大會」。葉石濤:「由於張我軍只能以北京生活為其題材,跟台灣現實不發生關係,所以這三篇小說(〈買彩票〉1926、〈白太太的哀史〉1927、〈誘惑〉1929)給台灣新文學影響不大,倒是跟八年代留美的台灣作家的寫作方向有一丁點兒類似,這證明被「剷根」的作家,很難表達出本土民眾的心聲。」

1925年楊雲萍創白話文學雜誌《人人》雜誌:「文學為時代先驅」、「藝術的先驅者常受到反對與迫害,是因為鑑賞者無法認識到藝術家的才能」

賴和(1894-? 1921加入台灣文化協會,曾到中國)

 

19275/8賴和、陳滿盈、楊雲萍「新生學會」:我們台灣必定也由我們台灣特殊的文化,這個運命是我們先天的所註定的。

郭秋生〈台灣話文〉《南音》以漢字表記方式紀錄許多台灣歌謠。1932 7月〈聽阮一回呼聲〉批評中國話文派的人是「望洋失海的事大主義者」,周定山打破「向來台灣文學,是中國文學」的奴隸根性。(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就以純粹台灣話文寫作。)

《南音》提倡鄉土文學,鄉土文學=台灣話文學,台灣民眾取向的文學。

 

1927文化協會分裂,7/10蔣渭水「民眾黨」成立,19282/19「台灣工友總聯盟」成立。改組為由左翼知識份子領導的文協,在活動方針上由文協成立時的民族主義文化啟蒙改為無產階級文化運動的型態。1928元旦的評論中區分為「主張階級鬥爭的馬克思主義者與取全民運動的民族主義者的思想對立」。鐮刀和鐵鎚交叉:會旗。(1927清黨,1930左聯成立)1931日本殖民政府全面檢舉共產黨,連溫卿1929新文協第三次全島代表大會中加上「左翼社會民主主義者」的罪名。連除名前,文協採演講、讀書會方式加強思想傳播對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攻擊。1928台共組織成立,影響加深,「文化協會的本質」:雖為思想團體,但關聯經濟鬥爭及政治鬥爭,是代表無產階級的思想團體。1929 11月第三次全島代表大會前,台共主張及日本福本主義的影響,文協應為「作為台灣無產階級解放運動之一翼」、「作為一個強固的中央集團組織而進行再建運動」。

 

 

年代:

1930年黄石輝(屏東人)「為什麼不提倡鄉土文學?」掀起鄉土文學論戰。30年代是社會寫實主義抬頭的時代,他認為應該提倡大眾文藝,深入描寫貧苦大眾,從而反映日本殖民統治的殘酷面。

1931年郭秋生(台北新莊人)提出台灣話文的問題。寫作必須言文一致,寧可「屈文(文言)就話(白話)」而不要「屈話就文」。台灣話有些有音無字,就創新字。「台灣話文討論欄」。連雅堂「台灣語講座」。

1931年第四次全島代表大會,自由主義、民族主義、無政府主義全排除,旗幟鮮明的無產階級文化團體形成。

《台灣戰線》:共產黨員王萬得、楊克培、謝雪紅、文化協會王敏川、賴和、張信義,動機:「在白色恐怖橫行下,要利用最小限度的合法性,從事活動」。發刊宣言:欲以普羅文藝來謀求廣大勞苦群眾的利益,……文藝為大眾的產物,讓勞苦大眾隨心所欲發表馬克斯主義理論及普羅文藝。」

謝雪紅:「共產黨員應由無產階級中的尖銳份子構成,其爭取僅在革命運動的發展過程中始有可能,也只有經由如此的過程,黨始能獲致大眾化。」

福本主義的「進軍」號精神主張,文學中的革命語言意欲建立台灣本位的無產階級作家同盟,雖在1932年的白色恐怖胎死腹中,卻在1930年台灣話文論戰上,成為大眾訴求基礎。

《南音》葉榮鐘以通俗化為先決條件的大眾文藝,以改殖民地半自由民的消極逃避,或反貴族文學、反普羅文藝的「第三文學」的捍衛者。第三文學須是立腳台灣的大地,頭頂台灣的蒼空,不事模仿,不赴流行,非由台灣人的血和肉創作出來不可。

吳坤煌指出:台灣的鄉土文學必須以「內容是無產階級的,形式是民族的,大原則為建立將來共同語言的共同文化創造條件。」

 

19316月,王詩琅、張維賢「台灣文藝作家協會」,強調「確立新的文化」、「文藝大眾化」發行機關雜誌《台灣文學》。1932年「台灣文藝作家協會」爆發路線之爭,將中心任務「新文藝的探究及其確立」改為「站在新的世界觀及新的社會認識上面的新文學之確立及其宣傳」和組織劇團兩案交委員會議決,《台灣文學》發行由青木一良擔任。

1932年台灣文學主體性概念成立,《福爾摩沙》──《台灣文學》。

1932 7月提出「第三種文學」,類似大陸自由主義胡秋原「第三種人文學」。

1933年在日本的台灣留學生組成「台灣藝術研究會」,發行《福爾摩沙》。強調台灣人的文藝,相對的是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反叛性,用日文。Formosa擺脫中國大陸白話文學影響,跟日本文學有更密切關係。

1934「台灣文藝協會」──社會主義文學觀點,由階級分析意識形態自度檢討台灣新文學。

1934 5/6 「台灣文藝聯盟」成立,張深切、賴明弘。「文藝大眾化」,反對「偽路線」、「偽指導者」宗旨,大致整合文協改組到瓦解後分化的文藝思想界。使社會主義思潮朝向理論化的方向發展。

 

楊逵1935 12/28(19374月共發行15)發行中日文合刊的《台灣新文學》創刊號(有濃厚社會主義傾向)

19374月日本政府開始強制禁用漢文,七七事變後台灣總督府推動皇民化運動,直到1945投降。

 

《台灣民報》蔡培火〈我在文化運動所訂的目標〉:文化是人格做成的結果,人格即辨真偽、別善惡、分美醜、定行止的能力總體。文化運動即人格運動,目的在使人格解放、覺醒,以做出適宜的新文化。

蔣渭水: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

 

 

四○年代

19415月,張文環、王井泉、黃得時等人脫離西川滿控制下的《文藝台灣》(七成為日本人),另立「啟文社」刊行《台灣文學》(本島人,全盤西化,從頭到尾堅持寫實主義)11期。(皇民化樣板文學有之)

 

1945 11/15 龍瑛宗創刊《新詩》,主編《中華日報》日文版文藝欄,維繫台灣作家日文作品的香火。

1945 9/22楊逵《一陽週報》介紹祖國的革命理想與文學作品,1945《和平日報》「新文學欄」主筆,3月,日文小說〈鵝媽媽出嫁〉台北三省堂刊行。(1934 10月〈送報伕〉日本中央文壇)。楊逵(1905-1985Marxist1949-1961因〈和平宣言〉入獄)曾說,台灣文學有幾個特點:1)它想以文學糾正被殖民統治者歪曲的歷史 2)台灣新文學同情苦難大眾 3)台灣新文學與台灣人的命運,特別是農民生活有血肉關係。

1948 8月創刊《台灣文學》出刊。

吳濁流(1899-?)《亞細亞孤兒》(原名《胡太明》)(冒生命危險寫第五篇)

 

 

年代:

白色恐怖,日據時期作家因不能用中文創作,消聲。張我軍戰後回台灣,1952 12月遇見張文環,有如下感慨:台灣作家精英不接。

台灣現代文學與五四割離,(五四除了西方和反傳統外,還具體表現為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表現為平民主義、人道主義和現實主義)台灣長期以來扭曲了五四運動的真相,只讓自由主義一派出現(而且隨後也剷除)。現實主義只能表現在已經失去的「現實」──中國大陸,所以現實主義致出現了「反共文學」、「懷鄉文學」。台灣文化運動方面,傾向社會主義的蔣渭水「台灣民眾黨」以及農民組合運動,而林獻堂所奔走的會社運動是溫和路線,到國民黨來統治台灣後全部連根拔除,其徹底的程度比斬斷大陸的五四傳統有過之而無不及。(呂正惠)

1953紀弦《現代詩》雙月刊,1956成立「現代派」。

(1972關傑明〈中國現代詩人的困境〉1973唐文標〈殭斃的現代詩〉,1977彭歌編《聯合報》副刊攻擊鄉土文學,「鄉土文學論戰」開始。)以「現代主義」為主導的台灣文學時期大約從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

紀弦〈現代詩派信條釋義〉:我們是有揚棄並發揚光大地包容了自波特萊爾以降一切新興詩派之精神與要素的現代派之一群……我們認為新時乃是橫的移植,而非縱的繼承。

《現代文學》發刊詞:我們感於舊有的藝術形式和風格不足以表現我們作為現代人的藝術情感。所以,我們決定實驗,摸索和創造新的藝術形式和風格。

(摒棄中國傳統一致)(1949年以後台灣的文化是「無根」、「拔根」的斷層)(50年代大規模肅清台灣「左派份子」、到台灣的「潛在的左翼知識份子」,台灣本土有社會主義傾向的人,全部消失。知識份子要「苟全性命」就高唱現代主義。政治冷感。)

《文星》雜誌成為台灣新知識份子(相對於五四傳統的舊知識份子)的代言人,李敖「全盤西化」成為台灣現代化運動最有力的「宣言」。對國民黨的攻擊主要在官僚、落伍、不現代化,不是責備國民黨賣國、背叛人民。

 

 

年代:

文學雜誌:《文學雜誌》1956-1960夏濟安(在反共中保留一片純正文學園地)

《現代文學》19603月產生作家王文興、白先勇、七等生、王禎和等。

尉天聰主編《筆匯》1959-1962、《文學季刊》1966-1970(攻擊《家變》,反現代主義立場)、《文季》1973-1974、《文季(?)雙月刊》1971

本土系:《台灣文藝》、《文學界》

 

 

年代:

台灣現實主義文學分三階段:

()1966-1970預備期《文學季刊》(台灣邁向現實主義的先驅):刊出陳映真〈最後的夏日〉、〈唐倩的喜劇〉、〈第一件差事〉;王禎和〈嫁妝一牛車〉;黃春明〈青蕃公的故事〉、〈溺死一隻老貓〉、〈看還的日子〉、〈兒子的大玩偶〉

()1970-1979高潮期:《文季》發刊詞〈我們的努力和方向〉:我們認為文學不但應該是生活的反映,更重要的還是如何透過這些反映在現實中教育自己。因為唯有一個作家能夠把自己的命運與人類共同的命運結合在一起時,他才能在不斷的反照出個人的愚昧和自私中,領略生命的喜悅。也只有這樣,他所創造出來的藝術品才會真正對人類產生虔誠和愛心,形成一種前進的力量。《文季》三特色:(1)開始揭開鮮明旗幟──現實主義文學(2)攻擊現代文學(3)意識形態作品出現,黃春明〈撒有那拉,再見〉

→→進入「使命文學」

《仙人掌》、《夏潮》、《台灣文藝》、《中華雜誌》、《中國論壇》王拓成為「使命文學」代表

1977文藝大整風:彭歌「三三草」聯副攻擊鄉土文學,現出王拓、陳映真、尉天聰「左派」原形;19777----19781月,半年落幕,1978洪醒夫、黃凡可謂鄉土小說家;197912月美麗島事件(高雄事件)→→大逮捕,楊青矗、王拓入獄;宋澤萊成為毫不妥協的本土論者,與陳映真的「大中國民族主義者」為敵。

()1979以後,分化期。高雄事件後,分為(1)本土論者:鄉土、鄉土人物、台灣左派(2)陳映真第三世界小說。鄉土文學的落沒由於作家轉移到政治上去,八年代前半閨秀文學興盛一時。

 

1966-1970 陳映真反現代主義的現實主義蛻變

                 黃春明、王禎和早期鄉土小說

1970-1979

(1)殖民經濟及跨國公司小說:黃春明〈撒有那拉,再見〉、王禎和〈小林來台北〉、陳映真〈華盛頓大樓〉

(2)工農漁小說:楊青矗、王拓、宋澤萊

(3)中性鄉土現實主義小說:洪醒夫、黃凡

1979-1988

(1)鄉土歷史大河小說:李喬《寒夜三部曲》

(2)政治小說:陳映真〈趙南棟〉、李喬〈告密者〉、林雙不小說

 

一般批評家的觀念:凡是意識形態越強的小說,藝術水準也就越低

、八年代的現實主義小說的缺點是批評現實流於「譴責小說」(找一個攻擊目標,教官、特務、政治家,所為「政治小說」)、處理現實主義流於「內幕小說」(陳若曦、張系國、劉大任)

 

 

年代:(年代是新興勢力挑戰時期,八年代是舊勢力迅速瓦解的時期)

政治小說盛行,女作家崛起。

左派在高雄事件後分裂,(1)鄉土文學→→本土文學→→台灣文學(以別於中國文學)。出現「認同小說」,即如何「認同」台灣,如李喬《寒夜三部曲》(成為當時意識型態典型小說)(2)陳映真〈山路〉、〈趙南棟〉為他「左的統一的」立場尋根。

社會小說:70年代末張系國《黃河之水》80年代黃凡像一個社會學家,《傷心城》、《反對者》;林雙不,找國民黨的致命點

女作家盛行:純情小說蕭麗紅《千江有水千江月》蕭颯〈小鎮醫生的愛情〉廖輝英〈盲點〉朱秀娟〈女強人〉呂秀蓮〈這三個女人〉李昂(70年代末KMT力捧「純情派」少女作家以對抗鄉土,張曼娟《海水正藍》純正而溫情超過70末,80末比80中還保守。)

80年代末,通俗、趣味性,張大春《大說謊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ybe32 的頭像
    maybe32

    世新中文 ‧ 文學概論教室

    maybe3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